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草莓种植管理过程中的土壤、种苗与肥料三要素越来越重要,而生长过程中的温湿度、病虫害与长势控制对草莓最终增产提质的目标实现也很关键。因而,“三好三控”方法已经成为了草莓种植者必需要掌握的种植管理技术。
一、通过注重土壤消毒与活化,种植无毒种苗和平衡施肥,打好种植管理中土壤、种苗和肥料的“三好”!
作为草莓种植管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的土壤,一定要是无毒无害的,否则种植之后各种病虫害的困扰,有可能会带来绝收的风险。而在现今长期连作的情况下,种植效果“一年好、二年平、三年就不行”的重茬问题日益突出,土传病害在逐年加重。所以在种植之前施足非鸡粪类有机肥作基肥的情况下,可用太阳能,特别是垄鑫R棉隆等专用消毒剂消毒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真菌、细菌、线虫、杂草、土传病毒、地下害虫等,解决作物的重茬问题。消毒之后,土壤对微生物来说,有可能是空白状态,虽然在生物学上来说,在一定时期内空白的土壤中可重新形成各种菌群的生态,但如果在空白状态下及时补充沃土菌R或宝地生R等有益微生物菌群,即可利用占位效应使土壤生态中充满对作物生长的有益菌,在抵御有害菌入侵的同时,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升也非常有帮助。
其次,自然界中的草莓,非常容易感染病毒导致性状退化,轻则植株生长势减弱、成熟期推迟、结果数量减少、果实变小;重则叶片皱缩、果实畸形、植株矮化等,所以为了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利用脱毒种苗、抗性种苗或脱毒穴盘苗就成为了实现“种植好”的必要措施之一。
此外,根据草莓的需肥规律实现平衡施肥,如需注意补充草莓对钾、钙、镁需求之外,也不能忽视底肥与苗期肥、叶面肥和果实膨大肥的平衡。铁、硼、钾、钙缺乏时,往往也会表现出生理性病害症状,因此在症状表现初期即要注意补充。而目前一种草莓光合作用十分有效的新特肥,即二氧化碳氮肥,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流行起来。
二、 控温湿、防病虫和防旺长,是草生长阶段必需做到位的“三控”技术!
草莓生长的最适温度白天在19~25℃之间,晚上以8℃以上为宜。在地膜全覆盖和第二层内膜保温的基础上,若遇极寒天气可拉高透光消雾流滴膜作为第三层内膜,也可用保温毯等确保温度的适宜。
病害是草莓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管理对象之一,但草莓80%的病害来自于湿度过高,所以可通过地面全覆盖、通风和使用专用消雾膜等措施来调节草莓棚内湿度,使开花前控制湿度在80%以内,开花至果实膨大控制在60%以内,则可较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控制好温湿度是草莓健康生长的前题,同时也要注意应用各种药剂直接防控炭疽病、红中柱根腐病、灰霉病、白粉病、芽枯病等病害和蚜虫、烟粉虱、叶螨、斜纹夜蛾、蓟马以及地下害虫等虫害。
而有了良好的健康生长环境之后,是不是草莓长得越旺越好呢?多年的种植经验教育确是,一定要“控旺长”,否则会导致植株开花结果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所以,控旺成为了草莓种植管理者主要的工作之一。而旺长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氮肥过多造成的,所以控制氮肥用量,在注意磷、钾、微肥的平衡使用的前题下,春季注意控水控温,并在适当的生长期应用多效唑、甲哌鎓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防控,即可实现控旺的目的。
以上的“三防三控”草莓种植管理技术,是多年从事草莓种植管理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一般只要应用好这一方案,即可收获高产量和高品质的草莓,自然也会实现增产丰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