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信息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参考咨询"三农"信息服务
秋冬养蛋鸭掌握八原则
作者:来源:中国农业网更新时间:2018-10-15

一、调整鸭群。冬季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具体方法:一看:主翼羽脱落或体羽显著脱落,喙基部变黄,体弱,或羽毛好但个体特肥。二摸:泄殖腔小而干燥,腹部容积小、较硬、耻骨间距小,产道内无蛋。具有上述特征的鸭就是休产鸭或低产鸭。

二、防寒保暖。鸭产蛋适宜的温度为13℃-20℃,温度过低、过高均会引起产蛋下降。因此,保持环境温度的相对稳定是冬季蛋鸭高产稳产的关键。其防寒保暖的主要措施有:(1)关好门窗,外挂草帘,严防贼风。(2)舍内铺设厚约30厘米的麦秸或稻草。(3)适当增加饲养密度,每平方米8-9只,利用鸭群的体温来增加舍温。(4)通风换气。如果过分强调保温,导致舍内通风不良,氨气浓度增大,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在鸭放出时应加强通风换气,待其回舍时再关闭门窗。

三、改变日粮。冬季蛋鸭需要较多的热量来御寒,饲料配方中应适当增加玉米、小麦等能量饲料的比例,添加1%-2%的动(植)物油脂,使饲料中的代谢能达到每千克12-12.5兆焦,以满足蛋鸭对能量的需要。蛋白质比例仍保持15%,多喂青饲料,定期补充鱼肝油(8-10天补充1次),同时增加鸭子的采食量(约10%);由于冬季夜间长,夜里应适当补饲,以维持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