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养殖户处理日常鱼病的时候,有的技术人员会由于诊断方法不合理,导致误诊,进而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江苏黄海农场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地两位养殖户的鲫鱼出现死亡,但其他鱼一切正常。技术人员带着显微镜去现场,在饵料台捕起来十几尾鲫鱼,解剖后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随即按照细菌性烂鳃病进行治疗。然而死亡的鲫鱼却越来越多,不久后我接到了这位技术人员的求助。
311.jpg
到达鱼塘之后,池塘边的死亡鲫鱼引起了我的注意,打开鳃盖后,可以明显见到咽喉部位已经炸开,我立即意识到这应该是孢子虫引起的。我利用手网在下风处继续捕捞病鱼,使用显微镜检查后发现了大量的孢子虫。由此可以确定,鲫鱼死亡正是由于孢子虫的大量繁殖引起的。在看到显微镜下大量孢子虫的瞬间,将信将疑的养殖户才认可了我的判断。
处理方法:
1.外用硫酸铜+敌百虫+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2.使用盐酸氯苯胍+左旋咪唑,拌饲料投喂五天,之后使用百部贯众散投喂3-5天。
按照上述方法治疗后,鲫鱼死亡明显减少。同样的鱼病出现不同的治疗效果,主要就是因为在判断病因的时候,取样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正确的取样、检测,有助于找出发生鱼病的原因,便于做出准确的判断,对症用药。
以此为例,技术人员在判断这口发病鱼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在饵料台吃料的鲫鱼,基本上都属于体质好、抢食能力强,即使有少量的孢子虫,解剖时很难看到。在这个区域取样的鱼等同于健康的鱼,看不出鱼病很正常。
2.有病的鱼,抢食能力差,一般在下风处或池塘边,呈单独游动状态。检查病鱼,应看体表、鳃丝和内脏,通过显微镜及水质检查,就能够找出病因。
3.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分析,池塘在鲫鱼和花白鲢混养的情况下,只有鲫鱼死亡,花白鲢一条都没死,而孢子虫又是盐城地区的流行病,应该朝这个方向考虑。
4.如果是烂鳃病,池塘内的花白鲢、鲫鱼都可能生病,使用二氧化氯,强氯精全池泼洒,内服恩诺沙星,起码会有一些好转,而不会死鱼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