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出现强降水,该县冗渡镇美井村冗肖组24小时累计降水量达304毫米,雨势迅猛。同一天,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最高气温一度飙升至37.4℃。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31日,南方强降雨范围收缩,但新一轮降雨6月1日将再度上线,北方高温也将继续“接力”。各地同时出现暴雨高温等多种天气形势,引人关注。造成复杂天气形势的成因是什么,是否异常,公众又该如何有效应对?
成因不尽相同 今年首次六预警齐发
目前,全国天气形势较为复杂,其中降雨主要集中在新疆西部、贵州至长江中下游及东北地区等三个区域;高温天气区域范围在华北南部、黄淮等地;大雾出现在黄海大部海域。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解释,此轮南方降雨过程主要受南下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外围偏南暖湿气流交汇影响,冷暖空气“碰撞”有利于水汽抬升成云致雨;东北地区降雨、对流与东北冷涡相关;新疆南疆西部地区的强降雨则与中亚低涡天气系统持续影响密切相关。
北方高温天气产生的原因,从天气尺度上看主要是华北、黄淮地区受高空西北下沉气流控制,天空晴朗少云,午后日照辐射强导致白天近地面气温快速升温;此外,河南南部、河北西南部等地处于太行山背风坡一带,焚风效应明显,也会加剧气温上升趋势。
根据灾害性天气预报趋势及不利影响,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高温黄色预警、暴雨蓝色预警、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这也是中央气象台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六个预警同时生效的情况,的确是比较少见。”陈涛强调。
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6月1日至2日,新疆北疆东部、湖北南部、江南大部、四川盆地东南部、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湖南北部、江西西北部、贵州东北部等地局地暴雨(50~60毫米)。
除了强降雨外,2日至3日,京津冀、河南、山东、苏皖北部、关中平原等地将出现大范围35~38℃的高温天气,河南、山东等地局地日最高气温可达39℃。5日至6日,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关中平原、苏皖北部将再次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
这种天气是否正常
很多人会问,北方高温、南方降雨,这种天气到底正常吗?
“与往年相比,北方高温和南方降雨的情况并不算异常。”陈涛说,以华北高温极端值为例,5月中下旬高温极端值可以达到42℃以上,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极端高温值不明显。另外,北方地区过去一段时间有弱冷空气活动,导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也不够长,表现为阶段性高温特征,尚未达到持续性异常的特征。
南方受近期多次降水过程影响,降水量整体较常年同期偏多,但大部地区降水分布尚在正常天气气候特征范围内,从日雨量、多日累积雨量看极端性特征并不明显。
陈涛提醒,未来公众首先需要关注强降水、强对流天气过程。南方地区未来一周降水仍然较多,土壤饱和度高,局地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高,要警惕降水次生灾害的发生,城市需要短时强降水引起的内涝风险;山区需要警惕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险,做好应对准备。目前,新疆地区的降水过程具有一定极端性特征,单日、累计降水量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山洪、泥石流灾害气象风险较大,要做好风险应对准备。
此外,现在已经到了雷电高发季节,还要做好雷电防护措施,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在户外要远离建筑物外露的导电设备,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对于大雾影响地区,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要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