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蔓枯病、枯萎病、角斑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等。这些病虫害的发生正日趋严重。因此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已成为今后大棚甜瓜栽培技术的关键。
一、霜霉病: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适合发病的温度是20—24℃,高于30℃或低于15℃病菌受抑制。发病初期叶缘或叶背面呈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棚内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叶面破裂,病植株枯黄,瓜瘦小,品质变劣。
防治方法:
1.加强肥水管理:选择地势较高地块,增施钾肥。大棚生产甜瓜要适当控制灌水,特别在结瓜期,严禁大水漫灌。及时整枝打杈,保持田间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2.药剂防治:用70%乙磷铝锰锌500倍液,强力杀菌王600倍液,50%甲霜灵锰锌600倍液,杀毒矾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72%杜邦克露600倍液,烯酰吗啉等进行防治。以上药剂可以单用,也可以两种混配使用,每隔7—10天喷1次,收获前7天停止用药。
二、蔓枯病:也叫黑斑病、黑腐病,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果实。发病初期在主蔓或侧蔓上呈现出浅黄色、油渍状病斑,严重时分泌赤褐色胶状物,干枯后变黑褐色,并产生黑色小点。高温高湿环境最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倒茬,减少土壤传播病害。
2.施用腐熟农家肥,增施磷钾肥。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强力杀菌王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效果较好。
三、枯萎病:是典型的土壤传播病害,种子也可以带菌。病菌为真菌。整个生育期都可以侵染发病。苗期发病主要表现为叶脉发黄,子叶萎蔫下垂,严重时幼苗僵化枯死。成株发病,以植株结瓜中期最严重,发病初期瓜蔓白天萎蔫,近地面茎基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凹陷斑,后变黄色或黑褐色。并能分泌出黄褐色油状物,维管束变褐,根系腐烂,导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1.实行长期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
3.采用嫁接技术。
4.施用腐熟的农家肥。
5.增施磷钾肥。
6.药剂防治:用药剂拌种;在甜瓜4叶期,也就是定植时,用50%多菌灵500倍液灌根,每埯200毫升,发病时再灌1次,效果较好。
四、白粉病: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生。尤其在生长后期危害最重。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上出现白色的霉斑,条件适宜向四周扩展,形成圆形斑块。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覆盖一层白粉状物,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用20%三唑铜1500倍液,40%杜邦福星800倍液防治,间隔16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五、角斑病:为细菌性病害,叶面染病出现圆形或多角形水渍状灰白色斑,常有菌脓溢出,后期病斑变薄或穿孔。果实染病后呈现出圆形水渍状凹陷斑,绿褐色,后期引起皮层腐烂或开裂。
防治方法:
用72%农用链霉素35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60%百菌清500倍液,47%加瑞农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
六、虫害:蚜虫:蚜虫是甜瓜病害的传播介体,危害性极大。一般隐藏在瓜叶背面、嫩茎表皮、生长点周围,以刺吸式口器吸食甜瓜叶片汁液,使叶片卷缩、褪绿,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品质和效益。
防治方法:
要及时清理棚内卫生,发现蚜虫,用吡虫啉及时防治,还可以用20%杀灭菊脂乳油800—1200倍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