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信息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参考咨询"三农"信息服务
番茄潜叶蛾防控技术
作者:来源:吉林农业报更新时间:2024-01-17

番茄潜叶蛾是世界性入侵害虫,具有寄主作物多、适生区域广、繁殖能力强等特点。2023年11月,农业农村部决定将番茄潜叶蛾纳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管理。冬季棚室生产要加强番茄潜叶蛾监测,采取恰当的绿色防控技术,确保棚室蔬菜生产安全。

防控策略

以源头控制、分区治理、绿色防控为原则,严格种苗和果品销运环节管控、加强性诱监测、落实清洁田园等非化学防控措施,适时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压低虫口密度,减缓番茄潜叶蛾进一步传播扩散和暴发成灾。

以番茄为重点,兼顾周边茄子、马铃薯、辣椒等茄科作物。杂草龙葵是番茄潜叶蛾危害的重要指示植物,注意对其进行监测。

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倒茬:与非茄科植物轮作或与水稻等进行水旱轮作。

选用清洁无虫苗:不从番茄潜叶蛾发生区购买番茄苗;育苗棚以及生产棚室的入口处安装防虫细纱网(60目)双层门帘,通风口安装防虫纱网。

清洁田园:清除茄科作物及杂草残株残体,消灭桥梁寄主;整枝打叉、疏花疏果等随手装袋,集中销毁;落架前先进行药剂处理,再清除残株,并添加EM堆肥发酵菌剂就地覆膜堆闷。

低温冻棚/高温闷棚:冬季低温冻棚(至少30天),夏季高温闷棚,减少虫口基数。

理化诱控:灯光诱杀:成虫发生期,在连片种植田设置杀虫灯(365-375nm),保护地每棚室设置1盏,光源高出地面1.0-1.2米,集虫装置适量加水(含0.2%洗涤液)。

性诱捕杀:在连片种植田设置性诱捕器诱杀成虫。保护地番茄可采用蓝色粘板或蓝色水桶/水盆式诱捕器,直接放在地面上。

天敌保护利用:种植蜜源植物(金盏菊、芝麻、荞麦或苦荞麦等)涵养天敌,避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提倡隐蔽用药、精准用药,以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

科学用药:初见幼虫潜道时,选择阿维菌素、氯虫·高氯氟、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苏云金芽孢杆菌Bt-G033A、四唑虫酰胺等药剂,注意轮换用药。喷药时间选择在日落以后喷雾,抓住幼虫孵化始盛期,以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