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信息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参考咨询"三农"信息服务
羊螨虫病防治方法
作者:来源:吉林农业报更新时间:2024-02-20

羊螨病又称“疥癣病”,是一种由螨虫寄生在羊皮肤表面而发生的一种慢性体外寄生虫病。螨虫种类很多,有疥螨、痒螨等。疥螨对山羊危害严重,而痒螨最易感染绵羊。改良后的细毛和半细毛杂交羊,因其毛密毛长,更易发生此病。发病症状:病羊嘴唇、口角附近,鼻边缘、眼圈及耳根等处极易发生疥癣,患羊精神很不安定,患处皮肤发红、剧痒,常在木桩和墙上摩擦,继而出现丘疹、水泡、脓疱和痂皮。绵羊感染此病后出现全身及局部脱毛,皮肤起痂皮,颈后如干涸的石灰,故有“石灰头”之称。

危害。羊感染螨病后全身发痒、到处乱蹭,不仅破坏了皮毛,引起脱毛而降低皮毛经济价值,也影响病羊的采食和休息,时间一长羊体日渐消瘦,并可导致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预防。要坚持预防为主,对厩舍、牧具要经常消毒,消灭感染源。平时要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羊群若膘肥体壮、皮肤结构紧密、皮质代谢协调,其抗感染力强,就不易感染此病。每年秋冬及早春对病羊污染过的羊圈、用具等要进行彻底消毒。在剪毛后用杀螨药物进行两次预防性药浴,发病羊需隔离治疗,不能与大群一起放牧,预防措施得当可基本控制本病的发生。

治疗。对发病羊要及时隔离治疗,以防蔓延。局部用药和全身药浴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少量病羊可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每公斤体重0.2毫克。

药浴药液配制方法。选用0.5%敌百虫(按1:200的比例,将敌百虫溶于水中);或石硫合剂(生石灰3公斤,硫磺粉5公斤,用适量水拌成糊状后加水60公斤煮沸,取清液加入温水20公斤即成),或按每公斤体重500毫克双甲醚涂擦、喷淋及药浴,或每公斤体重500毫克辛硫磷药浴均可。药液温度为20-30℃,浸泡至全身毛湿透为止。对已患病的羊只,可隔7-10天进行一次药浴,两次为一个疗程。病羊数量较多时,可以修建药浴池,按上述比例配药液药浴。药浴应在剪毛两周后选择晴天,浴前应停牧半日,给予充足的饮水。农家养羊数量较少时,可进行缸浴或桶浴。但无论采取何种药浴方法,3个月内的羔羊应禁止药浴;母羊药浴后要用温水洗净乳房周围药液,才能让羔羊接触母羊吃奶,以防羔羊中毒。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避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