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肺丝虫病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这两种病是我省羊群中的常见病,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容易引起养殖户的混淆而导致诊断、治疗错误,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之处都是群养羊的常见病,都是因病原侵害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流鼻涕,严重时呼吸困难、喘、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消化不良、反刍停止、消瘦及死亡等。
致病病原不同:肺丝虫的病原是丝状网尾线虫和原圆线虫,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是山羊和绵羊丝状支原体,前者是寄生虫,后者是比细菌还小的支原体。
临床症状不同:肺丝虫多发于夏季的放牧羊群,常见群内一头发病后全群同期发病,病羊被驱赶时咳嗽明显加重,常打喷嚏、排出的粘液悬挂与鼻孔上。病羊四肢和头胸部水肿,体温一般不升高。羔羊症状严重,可引起死亡。传染性胸膜肺炎多发于早春及冬季,根据发病程度在临床上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不同型发病症状基本相同,但程度不相同,除最急性型的体温升高达41-42度外,其他症状基本相同,如呼吸困难、咳嗽,特别是清晨咳嗽更明显,流鼻涕、流泪、眼睑水肿等。最急性型的病程短4-5天,最急的十几个小时死亡。
治疗用药不同:肺丝病可用左咪唑按每公斤体重8-10毫克口服,或用丙硫咪唑(阿苯达唑)按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口服,或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按每公斤0.2毫克口服或皮下注射一次。传染性胸膜肺炎可用泰乐菌素按每公斤体重7-10毫克口服,肌注按每公斤体重5-10毫克;还可用泰妙菌素、替米考星、长效土霉素、红霉素口服或肌注。无论用何种药物必须服用一个疗程3-5天。
预防措施不同:预防肺丝虫要保持牧场清洁干燥,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粪便要收集后深埋或堆积发酵。成年羊与羔羊分群放牧或划地放牧。预防传染性胸膜肺炎除平时加强卫生管理外,关键是不从疫区引入带菌羊,如必须引入要隔离检疫一个月以上。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措施,我国原有两种弱毒苗,最近又研制出绵羊肺炎支原体灭活苗可用于生产。平时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注意定期消毒和对污染的场地、圈舍、用具及病羊尸体彻底消毒和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