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病传播渠道及防疫
作者:来源:吉林农业报更新时间:2025-02-08
病原体从传染源(主要是病猪)排出后,经过不同的途径,传入到另一猪的体内,形成新的传染并连续不断地传播和感染过程。大家可能从中发现,这种流行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同时受到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也叫传染来源,是指患病的动物、病原携带者以及患人兽共患病的病人等。
传播途径。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如啃咬、舔嗅、交配等。间接接触必须有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一般可经飞沫、尘埃等传播。
动物的易感性。动物的外在因素诸如季节、气候、饲养管理水平、卫生防疫措施等,这些对动物的易感性会发生一定的影响。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第一是传染源,也叫疫源,也就是疫病流行的根源。第二是关于传播途径,第三是动物的易感性。以上三个环节在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相互作用又互相制约,形成有关联和不断循环的链条。如果能有效对每一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切断它们之间联系的链条,就会取得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传播以及动物感染的效果。
传染源排出病原体的主要途径有:随粪便排出;随尿排出;随鼻液排出;随眼结膜分泌物排出;随唾液排出;随乳汁排出;出血时随血液排出;随生殖器官分泌物排出。
疫源地的含义要比传染源的含义内容广泛得多,除了传染源以外,还包括被污染的物体、圈舍、放牧地、交易活动场所,以及在这个范围内有疑似感染的动物和贮存、中间宿主等。在动物疾病防控工作中对于传染源须采取隔离、治疗和处理等措施,而对于疫源地则应该进行封锁、检疫、预防接种、消毒等大量综合性防控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从疫源地向外散布和传播病原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以及新的疫源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