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施用尿素
作者:来源:陕西农业报更新时间:2025-08-26
尿素是白色粒状晶体,略有吸湿性,能在水中完全溶解,用后没有任何残余物遗留,被称为无副作用的肥料。尿素有一个突出特点,即所含酞胺态氮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必须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如果施用尿素后马上灌水,会被水溶解。由于土壤胶体与尿素之间的吸附力很弱,尿素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很大,尤其是大水漫灌,会使尿素淋至深层,降低肥效。所以,追施尿素后不宜马上灌水,雨前追肥施尿素的说法就更不科学了。
尿素在气温10℃时,转化时间需要7~10天,20℃时需4~5天,30℃时2天时间就能全部转化成作物所需的氨。肥沃土壤较瘠薄土壤转化更快,黏质土壤较沙质土壤转化更快,因此黏性和肥沃土壤追施尿素后,较于瘠薄、沙性土壤提早灌水。此外,尿素还要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因为有机肥中微生物多,可为尿素转化提供较好的条件,加快其转化过程。
在使用方法上,采取深施和覆土的方法,既可避免肥料外露直接挥发,还可增加与土壤中微生物接触的机会,更有利于土壤胶体吸附尿素,进而在土壤中分解转化碳酸铵或重碳酸铵,为作物提供有用的营养物质。
喷施尿素时,对浓度要求较为严格,一般禾本科作物的浓度为 1.5%~2%,果树为0.5%,露地蔬菜为0.5%~1.5%,温室蔬菜在0.2%~0.3%。对于生长盛期的作物或者是成年的果树,施用尿素的浓度可适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