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信息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参考咨询"三农"信息服务
防治蚜虫有哪些新型药剂
作者:来源:吉林农业报更新时间:2025-09-02

蚜虫是一类以刺吸式口器为害的中药材重要害虫,几乎对所有药用植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为害,尤其在嫩叶、茎顶部和花蕾上群集吸食汁液,导致植株萎缩、叶片发黄干枯、开花结实受阻,严重时甚至整株枯死。

蚜虫对柴胡、板蓝根、菊花、黄芪、防风、芍药、苍术等为害尤为明显,需特别加强监测和防治。

常规蚜虫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主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落叶,减少蚜虫的栖息地和越冬场所;合理灌溉:避免过度浇水,保持土壤适度干燥,不利于蚜虫的繁殖。

物理防治:黄板诱杀:利用蚜虫的趋黄性,在田间悬挂黄色粘板,诱杀有翅蚜虫;银灰膜驱避:在田间铺设银灰色地膜或悬挂银灰色条带,驱避蚜虫。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七星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天敌,控制蚜虫数量。

化学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乐果等药剂进行防治。在蚜虫发生初期进行喷药,重点喷洒叶片背面和嫩梢部位。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2-3次。

防治蚜虫的新型药剂

氟啶虫胺腈类: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具有高效、快速特性,能正打反死,持效期长,对蚜虫有特效;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具有内吸传导和渗透作用,对蚜虫等害虫防治效果好,持效期超过20天;氟啶虫胺腈·吡蚜酮,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具有触杀、内吸作用,可在植物体内双向传导。

氟啶虫酰胺类:氟啶虫酰胺·啶虫脒,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及拟除叶菊酯类产生抗性的蚜虫有特效,持效期可达20天以上;氟啶虫酰胺·噻虫嗪,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施药后迅速被内吸,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蚜虫等刺吸式害虫有良好的防效;氟啶虫酰胺·呋虫胺,具有触杀、胃毒和根部内吸性强、速效高、持效期长等特点,对刺吸口器害虫如蚜虫有优异防效。

其他类药剂:吡蚜酮·呋虫胺,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还有很好的神经毒剂和快速拒食作用,蚜虫等害虫取食吸入后,会迅速停止吸汁,最终因饥饿而死亡;螺虫乙酯·吡蚜酮,具有独特的双向传导功能,可有效到达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杀虫谱广,对蚜虫等害虫的卵、若虫、成虫都有较高活性,持效期长达25天左右。

在选择药剂时,应考虑蚜虫的抗药性、药剂的持效期以及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的影响,建议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同时,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和操作规程,确保人畜安全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