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信息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参考咨询科普知识专栏
科学家抓到了让我们“痒”的罪魁祸首!
作者:来源:昌平科普网更新时间:2016-04-28

科学家抓到了让我们“痒”的罪魁祸首!


科学家们仍在努力划分瘙痒的种类。它是伴随着疼痛呢,或是更像一种挠痒呢,抑或是别的什么东西?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人喜欢痒。我们对瘙痒的认识有限,这让它很难治疗,但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可能会治愈普通瘙痒。

 

究其本质,痒症是任意知觉引起的撕挠的欲望或反射。蚊虫叮咬,外伤,甚至过敏都会引起骚痒。一定有某种东西在皮肤的细胞层上死乞白赖的不肯走,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由晒伤引起的疼痛时,已经确定了痒症的主要分子机制。


科学家抓到了让我们“痒”的罪魁祸首!

 

2013年,Wolfgang Liedtke带领的杜克团队在皮肤细胞里发现了称为TRPV4的离子通道,可以传达高紫外线照射时的疼痛(即晒伤)。TRPV4释放的分子称为内皮素1,并且研究者们怀疑TRPV4可能和由晒伤引起的痒感有不可避免的关系。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为科学献身的小白鼠们纷纷表示推测是正确的。

 

Liedtke的团队利用皮肤细胞内TRPV4水平低的转基因老鼠做实验。当暴露于引起皮肤过敏和瘙痒的化合物时,这些小鼠不太可能抓挠。仔细研究了TRPV4的作用原理后,研究小组发现它能引发细胞产生pERK分子。对正常小鼠使用可以抑制TRPV或pERK活性的化合物,可以有效地减少抓挠。

 

这可能最终促成分子水平治疗搔痒药物的产生。因为TRPV4存在于皮肤细胞的表层,任何疗法都可以采取易于使用涂抹药膏的形式。Liedtke的团队已经在与杜克皮肤科合作测试这种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