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信息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参考咨询科普知识专栏
夏季消耗大 如何喝水更科学
作者: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更新时间:2016-07-29

很多人在夏天很容易出现脱水缺水的情况,所以夏天一定要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和营养。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如果不及时补充身体里的水分,就会容易让血液更粘稠,造成血管堵塞的原因。 


 


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别忙得顾不上喝水,喝多少水算够了,除了营养学认为的每天要喝2000cc~3000cc液体(包括菜中的水分),还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如果尿液颜色深黄,表明饮水量不够,如果尿液颜色是淡黄色,表明饮水量够了。饮白开水最佳,果汁、可乐,含糖分过多,应该控制饮用。 


下面跟小编来了解一下在炎炎夏日如何喝水吧! 


喝温不喝凉 


喝凉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而过烫的水进入食道,易破坏食道黏膜,诱发食道癌。 


因此,喝水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 


喝淡不喝甜 


夏季流汗损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因此天热时应喝些淡盐水补充钠,自制绿豆汤、柠檬水等不仅消暑降温,还能补充维生素等多种营养。 


需要提醒的是,各种甜饮料高糖、高能量,营养素也比较单调,并不推荐大量饮用,更不能用来代替白开水。 


慢喝不快喝 


喝水时,不少人习惯“豪饮”一番,但这种饮水方法对健康并无好处。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增加心脏负担,也容易把大量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胀。 


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 


早喝不晚喝 


当出现口渴心烦或乏力头疼等状况时,说明机体细胞已经开始脱水,此时再喝水已经是“被动饮水”。久而久之,人体就会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不利于正常代谢。 


因此,喝水跟吃饭一样,也需要定时,变被动饮水为主动饮水,在感觉到“口渴”之前喝水。 


喝水也“吃”水 


黄瓜、西瓜、番茄等果蔬中的水分比起普通的水,更容易进入细胞。因此在喝水的同时,也要“吃”水。 


另外,水果蔬菜还富含各种抗氧化剂、多种矿物质及重要的B族维生素等,对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衰老、抵御疾病都大有好处。 


要因人而喝 


正常人可通过尿液颜色来判断何时补水:正常的尿液呈淡黄色,颜色太深就应该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