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信息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参考咨询"三农"信息服务
以玉米病虫害防治为瓶颈,提升农民种植效益
作者:来源:中国农业推广网更新时间:2017-03-31

在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重点应在播种前、播种时、幼苗期、生长期等阶段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主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及有效的药物进行科学防治,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播种前:一般来说,玉米种子的经销商都会在玉米种子外部包裹一层包衣,这层包衣不会对玉米种本身有伤害,但却有较高的杀虫毒性,以确保种子在土壤中能够正常发芽,抵御土壤中的病虫侵害,如果购买的种子外部没有包衣,就需要人工拌种,利用合适的药剂通过混合包裹在玉米种表皮,如吡虫啉、呋喃丹等,提高玉米种的抗病虫害能力。

二、播种:在播种前,需要对将要播种玉米种的地块进行封闭处理,封闭处理需要利用伊秀悬浮剂,一般来说干旱地区伊秀悬浮剂使用的比例为 1:200,即每亩地只取 200 毫升伊秀悬浮剂,掺兑三十公斤清水后于均匀喷洒,并在玉米出苗后适时喷洒玉米专用除草剂,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蚜虫对玉米的侵扰,促进玉米生长。

三、幼苗期:幼苗期最主要和严重的病害就是玉米褐斑病,因此应当制定以预防为主的防治对策,可在玉米幼苗期喇叭口阶段将烯唑醇等药剂以 12.5%的浓度 2500倍混合,做好预防。另外,由于幼苗期抵御外界病虫害的能力较差,也是玉米蚜虫和灰飞虱以及斑病的高发期,此时需要及时进行杀虫防病措施,将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采用千倍混合比例或粉锈宁千倍混合比例药液喷洒,能够有效防止幼苗期的病虫害。

四、生长期:玉米生长期最易于产生玉米螟虫害,针对这一时期的虫害,可以采取生物与化学结合的防治技术,利用约万只赤眼蜂分布投放,每代玉米螟害虫期可投放两次,另外再配合氧化乐果与高效氯氰菊酯的混合液对玉米植株上部叶片中心喷洒,杀死玉米螟幼虫,这种双重配合的防治方法能够从玉米螟的卵到成虫期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不受玉米螟虫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