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图书馆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提高服务效能为工作目标。通过改善办馆条件、升级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时间和服务项目等举措,确保了全年工作目标圆满完成。亮点如下:
1、做好疫情防控、筑牢安全防线
2022年,市图书馆认真落实文旅部、省文旅厅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市文旅广电局有关公共文化场馆常态化疫情防控指导规范,严格落实市、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阶段“疫情防控”要求,设立“发热人员专用隔离区”,先后两次进行应急演练,同时做好场馆通风、消毒、预约进馆、测温登记、查验健康码等防控工作。在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同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调整保安值班人员值守安排,在保证每天有3名保安人员进行登记、测温、查验健康码工作同时,每两小时进行一次全馆巡查,杜绝防控漏洞,做到疫情防控和读者服务两不误。
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落实为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截止到11月22日,市图书馆有持卡读者1.1万人,年文献外借量4.8万册次,到馆读者27.7万人次,年增图书8000余册、1289种,年订期刊123种、报纸51种。
2、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志愿活动
2022年是我市创建全域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第一年,也是党员干部大规模下沉基层参加社区管理工作之年。全年我馆按照上级要求,共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参与创城迎检工作350人次,参与社区疫情防控1200人次,参与防汛查险值班12人次。
党员干部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性志愿活动,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了解了社情民意和民生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激发了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和做好本质工作服务广大读者的自觉意识。
3、优化服务资源、强化数字服务
2022年,为满足疫情时期市民阅读需求,市图书馆加强了数字资源建设并优化原有数字资源配置,强化图书馆线上服务。全年,数据库新增数据63条(含文章63篇,音频63条,图片402张),总数据量达到9178条(其中包括文章652篇,图片6.76万张,视频31个,音频123个),数据馆藏总量为222.36GB。截止到12月,已建立10个专题数据库和1个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所有数据库图片、视频、音频都可以实现即时访问与使用,年均访问量达11余万人次。并参加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资源细颗粒度建设和标签索引项目,加工《盘锦日报》数据2万条。
全年,市图书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推送线上展览、阅读推文71期、网站访问量52.8万人次,微信公众号及微博访问量37.7万人次。
4、改善馆内设施,优化服务环境
2022年,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环境,6月,市图书馆对网络进行了线路改造以达到提速增效。9月,24小时自学空间更换了隔断自习桌、二楼西侧自学空间也在原有自习桌上增加隔断,在当前疫情常态化形势下降低了读者安全风险。11月,对主楼楼梯扶手加高,及时消除了潜在安全隐患。更换一楼大厅总分馆制实时显示屏及增加两个客流摄像系统,实现每日到馆人次统计。同时,为配合文明办创城文明标语宣传,在外楼体安装LED宣传屏。12月,根据期刊库存需求,分别在东五楼、六楼增设期刊、报纸库两个。同时,为缓解办公室人员拥挤困难,在东六楼改造办公室3个。
5、发挥学会作用,推动行业发展
2022年,市学会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策划组织、承办了一系列线上读书文化活动,力求以特色的图书馆读书文化活动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构建地区良好的阅读生态。承办2022年“百名摄影师聚焦新时代”图片线上巡展;“畅读经典 欢度春节”春节主题活动;“网络书香 阅见美好”数字阅读推广春节活动等;为纪念“4.23”世界读书日,市学会与大工盘锦校区图书馆、盘锦职院图书馆举办主题为“读史爱党 读史爱国”的大学生征文活动,同时承办省学会的“书香防疫 阅读疗愈”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线上开展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等;承办《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图书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包括设立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专架,在微信公众号举办百部经典图书展览;“掌上科普,科技与你同行”——科技周专题阅读活动等;举办线上“2022科技工作者日”宣传活动,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科普展览;全年,学会举办线上讲座15场、线上读书活动69(次),累计参与读者2.1万人次。